| 教学教务
教学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部门首页 > 教学文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分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21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1-11-0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分院

202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1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应届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5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选其一)

电子与信息大类(51)

计算机类(5102)

互 联 网

及 相 关

服务(64)

软 件 和

信 息 服

务业(65)

通信工程技术人员(2-02-12)

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3)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人员(2-02-17)

软硬件开发测试;

软硬件技术服务;

Web开发;

网络搭建、管理及维护;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与服务;

数码及网络产品营销和服务;

数字媒体技术服务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育部考试中心);

2. “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初、中级证书;

3. 专业相关工种四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 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及以上证书;

5. 知名行业企业认证(微软、思科、华为、神码、锐捷、福禄克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编码、软件技术支持、Web开发、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大数据处理、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网络搭建、维护和管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3)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程序设计、Web开发、数据库设计、软件工程相关知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抗压能力。

(4)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的实践能力。

(5)具有对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进行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开发维护、Web开发和UI设计能力。

(7)具有协助管理工程项目,撰写项目文档、工程报告等文档的能力。

(8)具有对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支持能力。

(9)具有对行业技术发展进行调研与分析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框架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公共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模块和文化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技能实训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等。

(一)主要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2)

阐释职业生涯发展环境、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了解个体生理与心理特点差异,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职业群及演变趋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

哲学与人生

(34)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4)

感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遵循法律规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5

思想道德与法治

(48)

  本课程包括知识模块和实践模块。

知识模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理想信念内涵与作用,确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及其规范,在实践中养成优良道德品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实践模块:通过课堂讨论、经典回放、文献报告等课堂实践,校外参观学习、假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效衔接。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2)

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系统阐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

  旨在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又体现这些理论成果的理论逻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整体性,又体现各个理论成果的重点和难点,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

语文

(296)

 本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

    基础模块由语感与语言习得、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实用性阅读与口语交流、古代诗文选读、中国革命传统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五个部分组成。

语感与语言习得:3500个常用汉字;常用多音多义字词,常见修辞手法,常用标点符号;辨析词语、句式、修辞,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病句。

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叙事类文章的形象和主题;说明类文章的对象和中心;议论类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应用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中国文学发展线索和外国文学发展概貌,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文学样式和表现手法。

实用性阅读与口语交流: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基本方法,演讲、采访、辩论、谈判、主持的基本技巧。

古代诗文选读: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常见文言句式及结构特征。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

中国革命传统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革命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革命题材作品及作家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职业模块:

劳模、工匠精神作品研读: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等典型人物的作品;勤勉励志、敬业乐业、企业文化、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选文。

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写作,微写作;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的运用;营销等口语交际的技巧。即席发言,谈判,职业语境和行业下的交际,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表达,体态语言。

科普作品选读:经典的科技著述,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章。科普文章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文章观点、科学思想和方法。

拓展模块:

名著阅读与欣赏:总量不少于200万字的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与10部以上文学名著;中外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参观、游览、访问、手抄报、黑板报、课本剧表演、辩论会、成语竞赛等。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加强语文积累,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并能在阅读、交流中灵活适当地运用;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作品鉴赏能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

8

数学

(264)

 

课程教学分为必修、选修、发展(应用)三个模块。

必修模块由集合、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复数、线性规划初步、平面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等组成

选修模块由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组成,不同类别的专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上述四个部分内容中选择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

发展(应用)模块: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等内容,或专业数学(比如:电子数学、财经数学、设计数学等)

   进一步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9

英语

(328)

 必修模块由主题、语篇类型、语言与技能知识、文化情感知识、语言策略五部分构成。

主题分为自我与他人、生活与学习、社会交往、社会服务、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自然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个主题。

语篇类型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等文体,并涉及口头、书面语体。

语言与技能知识包括语音知识(音标、重音、语调、节奏、连读等)、词汇知识(1800-1900个词),公共场所常见标识和告示、简短文本、简单指令、人物活动事件描述、例行事务安排、个人观点和态度表达等词汇)、语法知识(常见时态、非谓语动词、被动语态、基本句型)、语篇知识(记叙文和说明文、常见应用文等语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语用知识(填写简单表格、仿写应用文、自我介绍、活动描述等)。

文化情感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等、中外传统节日和民俗的异同等、中外文明礼仪的不同、相关国家人文地理、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语言策略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等几个方面。

    选修模块:依据与职业领域相关的通用职场能力设立求职应聘、职场礼仪、职场服务、设备操作、技术应用、职场安全、危机应对、职场规划等主题。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职场沟通方面进行跨文化思维交流与情感沟通;在逻辑论证方面体现出思辨思维;能够自主、有效规划个人学习,通过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0

信息技术(128)

课程由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技术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九个部分组成。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包括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信息社会文化、道德和法律知识、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及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

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包括网络技术发展、网络应用技巧、网络行为规范、个人及他人信息隐私保护、网络数字资源和工具学习、物联网技术等相关知识。

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包括能处理日常学习、工作中常用的PC端或移动端的文字、图文、数据可视化的分析。

程序设计入门部分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方法,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字媒体功能软件使用,数字媒体作品制作,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工具的简单使用。

信息安全基础包括信息安全常识、信息安全重要意义、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社会责任能力。

人工智能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发展与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应用,让学生学会与智能工具打交道,能体验所学专业领域的AI应用场景,能进行机器人简单操作,操控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

 

掌握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发展趋势,掌握网络技术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的基本技能,认知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提升认知、合作和创新能力,发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二)主要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要求

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分类;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传输介质,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OSI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局域网的构建;广域网的特点,网络互连的概念及网络互连设备;Internet概述及有关概念,IP地址的表示方法,TCP/IP协议;常用网络命令;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了解计算机网络;会使用互联网络;掌握局域网基础知识;认识网络硬件设备/网络软件系统;认识集线器、交换机设备;组建多区城的办公网;了解0SI通信协议;了解TCP/IP通信协议;掌握IEE802局域网协议。

2

图形图像

处理技术

(68)

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图像的各种色彩模式以及基本的配色原则;图像存储的常用格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基本工具以及图层、通道、蒙版、路径的使用;产品包装、海报、印刷等相关内容。

掌握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图像文件的颜色设置、标尺网格与参考线的设置;掌握选取工具抠取图像并会合成图像;能熟练使用图层样式和图层混合模式 ;熟练地使用文字工具制作特效字,掌握通道、蒙板、滤镜的使用;能对素材图片中图像的抠取以及加工合成;能对网站首页进行页面设计。

3

C语言程序

设计基础

(68)

C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机构的使用;数组及函数的使用;文件的读写。

掌握软件开发必备的C程序设计知识,包括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知识; 掌握基本的编程规范;掌握编程的基本技能。

4

数据库应用技术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主题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与完整性定义;创建主题数据库和数据表,并定义主键及外键;创建主题数据库的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各种数据库对象;主题数据库的数据录入、记录的删除与更新等;主题数据库的简单与复杂查询、数据统计;设置或者更改数据库用户或角色权限;数据库导入与导出,数据库还原与备份。

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数据库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设计方法;理解文档编写的规范要求,掌握编写文档的方法;掌握数据库定义、操作和管理的方法;掌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

5

静态网页

设计与制作

(64)

网页设计基础知识;Dreamweaver的基础操作;创建站点;网页文字编辑与图像编辑;表格的使用;超链接的概念与使用;CSS样式表的使用;层的创建与使用;框架的使用;表单的设计与制作;行为的使用;模板和库的使用;站点的管理。

了解WEB站点的工作原理;了解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 掌握HTML语言中的各种文本格式、字符格式、段落设置、列表、表单、框架、多媒体标记的作用;掌握制作表单的方法,会利用表单建立交互式页面。

6

计算机

专业英语

(32)

计算机英语中的专业词汇;计算机专业技术相关文章的阅读;计算机英语的翻译技巧。

掌握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词汇; 能阅读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文章; 掌握计算机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掌握计算机英语的翻译技巧。

 

(三)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要求

1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9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和对象、接口,继承与多态;集合类与泛型;文件输入与输出;多线程与异常处理   。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与对象、接口、继承、多态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类属机制、异常处理等高级机制;能够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

HTML5与CSS3网页设计

(64)

HTML5常用文本标签、图像标签、列表标签、表单及控件标签等常用标签;HTML5中的audio音频标签、vedio视频标签与canvas画布标签;CSS常用样式;CSS类型选择器;CSS盒子模型。

了解HTML5和CSS3的发展;掌握HTML5网页的基本结构、CSS3样式的定义与样式表的插入;掌握HTML5常用标签的使用;掌握CSS各种类型的选择器、CSS框模型;掌握CSS常用样式的各种属性的使用;能够使用HTML5与CSS3进行页面布局与美化。

3

JavaScript

程序设计

(64)

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语法;JavaScript常用内置函数;事件处理机制及主要事件;Window对象、Document对象、Cookie对象;DOM的概念及利用DOM操作文档节点的方法;轻量级框架jQuery。

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语法及常用的内置函数;掌握事件以及事件的触发机制;掌握BOM对象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掌握文档对象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掌握DOM的概念以及利用DOM操作文档节点的方法;掌握事件流和事件绑定;掌握jQuery的使用。

4

数据结构

(64)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栈和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串和数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树和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结构、遍历和基本操作;图的定义、存储和遍历;数据查找的方法;数据排序的方法。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集合结构、线性表结构、栈和队列以及树和二叉树结构;掌握查找和排序算法;会编写基本的算法,利用数据结构解决程序算法问题。

5

软件工程

(64)

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常用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概念;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方法;软件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方法;软件编码与规范;软件测试的概念及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维护与项目管理。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四)主要专业技能实训项目(课程)实训内容及目标要求

序号

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周/课时)

主要实训内容

目标要求

1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30)

结构化程序设计、函数设计与操作、数组与指针设计与操作、结构体与文件操作等。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应用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2

数据库技术实训

(1/30)

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在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库。

能够对某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表,在应用程序中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训(1/30)

类的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与派生的使用、类的多态性及实现方法。

能够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系统分析,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并定义和编写系统中所使用到的类,编写程序完成系统功能。

4

Web前端开发实训

(2/60)

Web页面制作基础、JavaScript程序设计、HTML5与CSS3开发基础与应用、轻量级框架jQuery应用。

掌握“1+X”Web前端开发考证的内容,通过认证考试取得证书。

5

顶岗实习

(18/540)

到中小型软件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获得岗位的工作责任、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锻炼。

让学生体验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和团队精神、单位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按周分配表

学期

周数

理论教学

实  践  教  学

入学教育

军训

劳动/机

授课

周数

考试周数

技能训练

课程设计

大型作业

毕业设计

企业见习

顶岗实习

内容

周数

内容

周数

内容

周数

周数

20

16

1







2

 1

20

16

1

办公自动化技能实训

1






1

常用工具软件实训

1






20

17

1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1






1

20

17

1

 数据库技术实训

1






1

20

16

1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

1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训

1






20

16

1

Web前端开发实训

2






1

20

16

1

ASP.NET网站开发实训

2






1

Java网站开发实训






Vue前端框架技术应用实训






20

15

1

ASP.NET   MVC高级开发实训

2






1

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实训






Node.JS应用开发实训






创业与就业教育

1






20

14

1



毕业

设计

4




1

20

0

0





顶岗

实习

18


2

合计

 200

143

9


12


4


18

2

12

二)教学时间安排参照表(见附件)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约为1:16。所有专任教师已全部有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等与本专业相关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100%。

2. 专任教师

本专业专任教师均已取得教师资格证。均具有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王雪燕、丁伟伟、韩红霞等教师已获得硕士学位。均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和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专任教师每5年均累计参加6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陈复将,工学硕士,高级讲师职称,淮安市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淮安市职教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心教研组秘书、兼职教研员,在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理论、网络硬件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4.兼职教师

本专业兼职教师均从相关行业、合作企业聘任,均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能够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 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均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均安装了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 校内主要实验实训场所

序号

主要实训

(实验)室

主要功能

主要设备及配置

名称

数量

1

计算机机房

(3个)

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软件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程序调试;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开发

主流品牌计算机

120

局域网连接设备

3

多媒体教学软件

3

机房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因特网

2

计算机组装维修室

计算机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安装调试,硬件维修,软件故障排除,局域网组网,局域网故障排除操作

主流品牌计算机

40

组装用计算机

40

维修工具(多功能套装工具)

40

焊接工具

20

液晶投影仪

1

电脑配件

20

3

网络综合布线室

七大子系统布线训练,链路测试,布线施工图绘制,综合布线系统仿真训练

综合布线实训装置(实训墙)

6

配线架

12

操作台、梯子

6

主流品牌计算机

6

布线工具箱

6

光纤熔接器

1

连路测试仪

1

实训材料

若干

4

服务器配置室

配置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网站设计与开发

 

品牌小型服务器

1

主流品牌计算机

40

局域网连接设备

1

多媒体教学软件

1

机房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因特网

5

网络综合实验室

使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完成中小企业网络的搭建(VLAN划分、VLAN ROUTING、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等功能),中小型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主流品牌计算机

36

每组有二台三层交换机,二台二层交换机,二台路由器,一台无线路由器,品牌可为思科、华为、神码、锐捷等

 

6

多媒体教学软件

1

液晶投影仪

1

3. 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和神州数码网络科技有公司、淮安市淮工深蓝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市淮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淮安市首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10余家公司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4. 信息化教学

学校建设有数字化教学平台和资源库,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选用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 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配备了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需要的图书文献资源,供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类文献等

3.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建设了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和谐、统一。

1.体现“以金课为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案例教学等适宜的多种教学方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呈现教学的先进性和互动性。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项目引导、案例研讨、线上线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3.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加强专业技能的反复积累性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策最新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现“以技术为支撑”,进一步深化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五)学习评价

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突出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由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形式组成的评价体系,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通过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综合素质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有必修课和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及岗前实训等均在教学过程中或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评价体系包括: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等考核方式。每门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相合的形式进行。

1. 笔试:适用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该门课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由专业教师组织考核。

2. 实践技能考核:适用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考核应根据应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3. 项目实施技能考核: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展的,课程考核旨在评价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及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因而通常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设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学校加强专业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学校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视导和必要的质量监测。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期满,经考核、评价,符合下列要求的,予以毕业:

1.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操行考核合格;

2.完成本方案所制定的各教学环节活动,各课程成绩考核合格;

3.取得本方案规定的本专业通用能力证书、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应的基本学分;

4.修满本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要求。

十、其他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

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48号)。

4.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5.《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苏联院〔2019〕12号)。

6.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安排建议(试行)的通知》(苏联院教〔2020〕7号)。

7.《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方案执行

1.规范实施“4.5+0.5”人才培养模式,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前三年周学时为27—30课时,后两年周学时为24—26课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学时计算。入学教育和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前开设,按每周30学时,计入实践课时。

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16-18学时计1学分(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顶岗实习等,1周计30个学时、1个学分。学生取得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有关技术技能,可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3. 本方案所附教学时间安排参照表(见附表)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分院202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开设依据,总学时为5106,总学分29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1862学时,占总学时的36.5%;专业课2424学时,占总学时的47.5% ;任意选修课820学时,占总学时的16.1%。

4.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

5. 学校以书法、美术、音乐课程为主体开展美育教育,安排2个学分的艺术(音乐/美术)必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选修2个学分以上的艺术类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6. 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依据教育部要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并开设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专题教育16学时。同时,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开展劳动教育,并设立劳动周,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7. 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由学校制定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范围和指导要求,配备指导老师,严格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三)方案制(修)订开发团队及主要成员

1.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陈宏明   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新风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建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林以猛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舒礼峰   淮安淮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海军   淮安博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谭长良   江苏淮工深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耀坤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高级讲师

张  毅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系主任

2. 本方案修订执笔人:姜  周

十一、附件

2021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时间安排表

 

5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分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21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_教学时间安排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