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欢迎您!
  •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分院
  • 淮安开放大学
  • 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
  • 职教论坛专题

    转贴: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

    【文章来源:】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8-07-02】
    【点击量:
        2008年6月27日至30日,教育部、天津市政府等11家单位将在天津举办一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参赛人数和项目最多”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方面人士正从不同角度积极准备和热切期待着这桩“有别于以往技能竞赛”的“职教大事”。认识是行动的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说,充分认识大赛的功能、价值和作用,是争取大赛圆满成功的重要前提---

      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教研究中心主 任邢晖

      发挥三种功能: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

      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检查、选优和引导。

      一是教学成效的检验和展示功能。技能大赛是考试场,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职业院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技能大赛是检查站,通过单项看综合,越过个人看整体,穿过外表看本质,透过做事看做人,这是一次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从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技能大赛是展示台,参赛选手通过个人的形象和整体的风采,构成“能工巧匠职教人”的魅力符号,显示技术、技能和技巧,显露真活、细活和绝活,展示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果。

      二是技能强手的选拔和激励功能。技能大赛能“拔尖”,它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武状元”脱颖而出的重要形式;技能大赛能“站高”,从制造业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珍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种子选手”,他们是创新型国家和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骨干;技能大赛能“远眺”,希望寄托在新生代的技术能手身上,他们是未来全球化竞争的希望所在;技能大赛是助推器,合乎情理的各种奖励和优惠对参赛单位和选手是一种鞭策,是对职教工作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职校学生的一种回报。技能精英和知识精英等量齐观、武状元与文状元相提并论,这种激励作用远胜于获奖本身。

      三是尊技重职的引领和示范功能。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全国性、大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比赛宗旨,蕴藏着一种声势强大的“职教冲击波”和“技能冲击流”,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改革方向,还将见证企业关心职教、参与职教、得益于职教的“双赢”效果,体现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技能大赛是示范园,小小的赛场折射出育人理念的先进、指导教师的硬功、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大赛是交流平台,各地各校高手云集,展示、切磋、交流,与机器、与标准、与评委、与教师、与选手之间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场”,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的交流收获融为一体,人更聪,技更高,示范性更强。

      体现四种价值:质量提高、制度创新、多元互动、职教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的价值,简言之,是促质量、举创新、兴联动、谋发展。

      一是推动质量提高的教育价值。职业技能比赛在项目的规定上,体现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突出技术技能含量的高与新;在设备的选择上,具有民族性、先进性、便利性、兼容性、发展性等特点;在标准的制订上,体现科学适用、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举、基础与创新兼顾等原则;在评委的挑选上,选取德高望重的技艺大师、能做会评的行家里手、点石成金的能工巧匠;参赛的职业院校各自基于“优中之优”的良好基础,学生选手以及指导教师更是高手如林、群英荟萃。这些宝贵资源通过大赛这个载体,无疑能形成质量品牌效应和质量推动效应。

      二是探索制度突破的创新价值。每年在天津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制度化、固定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两条平行轨道的制度设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更是职业教育在人才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技能大赛的激励机制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结合起来,将检验技能教学的评价机制与企业优先选用获奖者的用人机制联系起来,将职业院校培养过程的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使用过程的用工机制协调起来,还有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沟通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等,都将通过大赛体现其生命力,构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是实现多元互动的聚合价值。其一是中央和地方互动。天津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与教育部联手举办每年一度的职业技能大赛,大赛基地及其建设功效长久、任重道远。其二是部门联合。技能大赛犹如合作链,教育、劳动、交通、公安、卫生、体育、旅游、电力、商业等部门,就像是相互关联的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大赛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三是校企合作。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准入、顶岗实习等公认的语境下,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其四是多元整合。“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的运作原则,使大赛成为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实践典范。

      四是助推职教发展的社会价值。职业技能大赛意义重大而深远,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成长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赛具有宣传力:宣传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宣传培养、使用及激励高技能人才规划,宣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大赛具有号召力:号召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号召企业家关注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及其人力资本投入,号召各地把大赛作为展示技能、促进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大赛具有激发力:激发企业慧眼识真才,激发学校培养“信得过、挑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激发全社会追技能人才之“星”;大赛具有推动力:推动社会“重普轻职”、“重学轻工”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职教“市场需求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克服“体制性缺失或障碍”,从而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克服两个误区:不足论、排斥论,夸大论、代替论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其目标是有限的。应防止两种认识倾向:

     

      一是不足论、排斥论。表现为对大赛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不重视,甚至视大赛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广大职教工作者要谨防把大赛的功能价值认识窄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职业技能背后是比职业素质,是个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综合能力的反映;比单项技能背后是比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个人水平代表的是所在省、市、学校的集体形象,眼前的表现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全社会来说,通过技能大赛,重构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发展职教的社会氛围,让更多未来的技工、技师能够从技能展示中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尊重,有正本清源之寓意。

      二是夸大论、代替论。表现为透支比赛热情,顾此失彼,甚至“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长。要避免“比赛高于一切”、“应赛代替教学”、“为赛而学”、“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等极端倾向,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的竞赛观,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

      《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25日第9版